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批评框架与理论资源:胡风左翼文学批评再认识(一)
引用本文:陈方竞,朱旭晨.批评框架与理论资源:胡风左翼文学批评再认识(一)[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2):104-111.
作者姓名:陈方竞  朱旭晨
作者单位:1. 汕头大学文学院,广东汕头,515063
2.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广东省哲学社科“十一五”规划项目“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07J02)的研究成果
摘    要:胡风批评理论建立在"三根理论支柱"之上,汲取了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的理论资源,又受到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启示;同时,又是在与"主观公式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倾向的对立和斗争中形成的,建立在对左翼文学创作的切实感受与认识之上,是通过他的左翼文学批评发展起来的。

关 键 词:左翼文学批评  胡风  “三根理论支柱”  《苦闷的象征》  “主观公式主义”/“客观主义”/“自然主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