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礼和刑的历史意蕴及其现代启示
引用本文:杨淑湘,王立仁.礼和刑的历史意蕴及其现代启示[J].北方论丛,2018(2):115-119.
作者姓名:杨淑湘  王立仁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喀什,844006;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系统化维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    要:礼和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国家治理的手段和工具,在国家治理过程中,都发挥了各自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礼和刑同步源起于夏,自夏朝开始经殷直至西周,既有了礼,也有了刑,到西周时期达到顶峰。礼是指导人们该怎样行为的规范,是禁恶于未然的预防,其功能在于引导说服;刑是对违背礼的行为进行刑罚处罚的规范,是惩恶于已然的制裁手段,其功能重在制裁和禁止。礼是引导性指导性规范,刑是禁止性处罚性规范。礼和刑有不同归宿。春秋战国时期法取代了刑,礼一方面成为生活礼仪;另一方面上,成为舆论导向和社会教化的德,这就是礼和刑的归宿。礼和刑对现代的道德和法治建设具有启示借鉴价值。

关 键 词:礼和刑  发展  归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