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
引用本文:廖理,方芳. 股利政策代理理论的实证检验[J]. 南开管理评论, 2005, 8(5): 55-62
作者姓名:廖理  方芳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经管学院
摘    要:本文从股利政策的代理理论出发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我们利用传统的增长机会与自由现金流来识别过度投资公司,通过考察2000—2002年股利增加大于10%的315家公司,我们发现,对于股利增加的宣告事件,过度投资公司的市场欢迎程度要显著地大于非过度投资的公司,这说明代理成本理论在中国是适用的。我们进一步检验了国内特殊存在的非流通股以及国有股对于管理层与流通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影响,通过同样的事件研究方法对上述样本进行市场宣告反应检验,结果发现:非流通股比例不同的公司其市场反应并无显著差异,说明非流通股的存在对管理层与流通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没有显著影响;而国有股比例不同的公司其市场宣告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国有股产生的“所有者缺位”问题加大了管理层过度投资的可能性,并确实影响了现金股利的发放。

关 键 词:股利政策  代理理论  股利宣告日  所有者缺位  事件研究

The Agency Theory of Dividend Policy: An Empirical Analysis
Liao Li,Fang Fang. The Agency Theory of Dividend Policy: An Empirical Analysis[J]. Nankai Business Review, 2005, 8(5): 55-62
Authors:Liao Li  Fang Fang
Abstract:
Keywords:Dividend Policy  Dividend Announcement Day  Event Study  Absence of the Owner  Agency-cost Theory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引用信息,请稍候...
相似文献(共18条):
[1]、纪建悦,李江涛,张志亮,吉晓莉.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J].中国管理科学,2005,13(Z1):214-218.
[2]、陈春阳.股利政策理论研究[J].决策探索,2006(5):35.
[3]、吴艳文,罗晓雯.商业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4).
[4]、吴艳文,罗晓雯.商业行业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4):50-52.
[5]、徐寿福,徐龙炳.现金股利政策、代理成本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15,28(1):96-110.
[6]、韩云,吴战勇.股利平稳性、差异化分红监管政策与代理效率[J].管理科学,2020,33(5):141-152.
[7]、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6).
[8]、赵彦锋.现金股利与公司治理的契合——基于代理理论[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0):48-50.
[9]、陈伟,刘星.上海股票市场股利政策信息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1999,7(3):56-62.
[10]、史雪娇.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8):60-61.
[11]、易颜新,柯大钢,张晓.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6,9(2):4-10.
[12]、薛斐.公司股利理论及新发展[J].管理科学,2004,17(3):46-51.
[13]、宋力,韩亮亮.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代理成本影响的实证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5,8(1):30-34.
[14]、饶育蕾,贺曦,李湘平.股利折价与迎合: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的证据[J].管理工程学报,2008,22(1):133-136.
[15]、张海燕,陈晓.从现金红利看第一大股东对高级管理层监督[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2):15-21.
[16]、基于需求理论框架的职场排斥缓冲效应研究[J].管理学报
[17]、黄浩,刘鲁,王建军.基于TAM的移动内容服务采纳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8,11(6).
[18]、Margherita Russo.The Effects of Technical Change on Skill Requirements: An Empirical Analysis[J].LABOUR,1991,5(1):45-74.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