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
作者姓名:王应龙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中文系,陕西 宝鸡,721013
摘    要:从语言本体研究出土文字资料是进一步揭示出土文献在思想、历史、文化等方面价值和意义的基础。简帛文字脱胎于周代文字,不仅是沟通古今汉字发展的重要桥梁,也是研究古文字构形的重要参照。康少峰博士的《读简札记两则》是关于简帛资料本体的研究,它以传世典籍和出土文献互证的方法对西汉竹简本《老子》和清华简《保训篇》文本予以讨论,对已有学术成果进一步深化;王应龙副教授的《从西周金文看汉字的形声化》立足于汉字构形,从文字阶段史的角度分析探讨西周金文的形声历程,以期窥视中国文字的发展趋向;王宝利博士的《殷周金文颜色词探析》则立足字形,联系词的音、义,进一步探讨殷周金文颜色词的使用以及语法功能,是将本体研究向文化方面拓展的一次实践。

关 键 词:形声字  西周金文  形声化  甲骨文  汉字构形  构形方式  声符  假借字  形符  殷周金文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西周金文兼语句研究[J].殷都学刊
[2]、王瑞英.西周金文构形特征探析[J].殷都学刊,2012(1):92-95.
[3]、寇占民.西周金文中的传统体育[J].甘肃社会科学,2008(6).
[4]、张懋鎔.金文所见西周世族政治[J].人文杂志,1986(6).
[5]、赵鹏.西周金文量词析论[J].北方论丛,2006(2):60-62.
[6]、王依娜.西周金文连动式研究[J].殷都学刊,2018(3).
[7]、朱志荣,刘莉.西周金文书法的审美特征[J].甘肃社会科学,2010(3).
[8]、黄端胜.西周金文族徽研究现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3):149-153.
[9]、刘桓.西周金文历谱述略(下篇)[J].北方论丛,2015(5):6-13.
[10]、寇占民.西周金文动词判定标准说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9,17(1).
[11]、西周早期金文所见殷成周史事新探[J].中州学刊
[12]、刘桓.西周金文历谱述略(上篇)[J].北方论丛,2015(4):7-14.
[13]、李春艳.西周金文所见周王祭礼仪节刍议[J].宁夏社会科学,2015(3):144-150.
[14]、杨小召.西周金文的册命与祖先观念[J].殷都学刊,2011(4):23-28.
[15]、吴浩坤.从青铜器铭文看西周的战争[J].学术月刊,1991(12).
[16]、王帅.西周金文字形书体与铜器断代研究[J].学术探索,2015(1):73-78.
[17]、张宝明.从甲骨文、金文看商族的母性崇拜[J].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99-100.
[18]、李学勤.论西周中期至晚期初金文的组合[J].社会科学战线,2000(4).
[19]、左玉瑢.从字谜看汉字的魅力[J].社会科学家,2005(Z1).
[20]、唐光荣.西周金文“曰”字句型二题[J].殷都学刊,2000(3).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