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现实意义
引用本文:张秀琴.中国古代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其现实意义[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6(4):349-351.
作者姓名:张秀琴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 青海西宁810007
摘    要: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兴起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机构。它萌芽于唐末五代,兴盛于宋、明,普及于清代,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千年之久,为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和学术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书院教学具有以下特点:书院既是教育和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书院教育注重讲明义理,在教育方法上注意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书院名儒学者治学注重求实、创新,在治学风格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这种良好的学风对后世的学术界起了巨大的影响;书院中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关 键 词:书院  教学  教育
文章编号:1004-3926(2005)04-0349-03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6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