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对我国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机理分析——基于系统GMM模型与动态门槛模型的检验 |
| |
作者姓名: | 徐孝勇 冯潇潇 |
| |
作者单位: | 重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1331 |
| |
基金项目: | 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倡议的贸易效应及政策研究”(19BJY002) |
| |
摘 要: | 基于2011—2019年我国277个市域农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反事实方法科学测度了其经济韧性水平,并借助系统GMM模型、中介模型和动态门槛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增强了市域农业经济韧性,这一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能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资本深化是数字经济提升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重要路径。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高的地区,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而对东北部地区的提升效应则不显著。动态门槛检验进一步揭示,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过特定门槛值(0147)时,数字经济对市域农业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
关 键 词: | 数字经济;市域农业经济韧性;农业资本深化;系统GMM模型;动态门槛 |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