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精神分析”到“英雄牌”痒痒挠——姜文“后革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
引用本文:寇才军.从“精神分析”到“英雄牌”痒痒挠——姜文“后革命”电影中的英雄叙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6):101-104.
作者姓名:寇才军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106
摘    要:分析导演姜文“后革命”电影《鬼子来了》和《让子弹飞》的英雄叙事模式。虽皆讲述“英雄”,与中国近代革命历史相关,但两部电影的主旨并不在“主义”和“革命必胜”的宣传,而是在革命的“宏大叙事”框架之下的“非正典叙事”。《鬼子来了》着力于“后革命”的民族文化反思,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影响下的日本耻感文化对中国封闭的农民意识的威胁;而《让子弹飞》激动的却是一种男性的英雄原欲,其影视剧改编则是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乌托邦游戏”。

关 键 词:美文电影  英雄叙事  后革命书写  消费主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