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客观反映到主观建构--心理治疗范式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汪新建.从客观反映到主观建构--心理治疗范式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及其意义[J].社会科学,2003(10):88-93.
作者姓名:汪新建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摘    要:现代心理治疗认为认知是客观现实的表征和反映 ,当这种表征和反映出现逻辑错误时 ,心理病理现象便产生了 ,故治疗的要旨是质疑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后现代心理治疗认为 ,人们无法超越主观先在的概念系统去将判断、推论等等与客观现实进行直接的比较 ,所以认知不过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主观建构 ,其作用是帮助人们达成所预期的目标 ,一旦认知的这种作用丧失 ,心理病理现象就会出现 ,治疗的关键则是以更有效力的认知取代旧的、无效的认知。后现代心理治疗对深入思考心理治疗的性质以及心理治疗的本土化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关 键 词:现代心理治疗  后现代心理治疗  建构
文章编号:0257-5833(2003)10-0088-06
修稿时间:2003年8月6日

From Objective Reflection to Subjective Structuring——Psychological Cure Model Changing from the Modern to the Post - modern and Its Significanc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