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姚宝元,王锡三.对孔子历史地位的看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2). |
[2]、 | 陈颖聪.对墨子批评孔子儒家的几点看法[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5(6):34-38. |
[3]、 | 宋彦松,安国楼,徐建新.论宋代孔子地位变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5):159-172. |
[4]、 | 金黛如,陆晓禾.孔子的“信”:对经济实践的新看法[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12). |
[5]、 | 陈孟麟.孔子在中国逻辑史上的地位[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4). |
[6]、 | 魏悦.孔子和柏拉图财富思想之比较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2):41-47. |
[7]、 | 王泽民.论孔子在先秦学术史上的地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1997(4). |
[8]、 | 张松辉.孔子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内在原因[J].南都学坛,1989(2). |
[9]、 | 孙彭年.略论孔子思想历史地位形成的原因[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4). |
[10]、 | 鄢挺,徐聪.唐太宗变更周公孔子先圣地位述论[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76-80. |
[11]、 | 陈谷嘉.孔子与封建“三纲五常”道德规范体系——兼论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与影响[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2). |
[12]、 | 方向红.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及现代意义再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 |
[13]、 | 朱志凯.论孔子逻辑思想在先秦逻辑史上的地位[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4). |
[14]、 | 杨立民.关于孔子“至圣”地位形成的再思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5(12):63-66. |
[15]、 | 王棣棠.从孔子对人物的褒与贬看孔子的哲学思想倾向[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2). |
[16]、 | 余树苹.孔子在《墨子》中的形象及地位[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6(2). |
[17]、 | 孔见.教育家的孔子与“素王”的孔子[J].中华魂,2014(9):62-62. |
[18]、 | 傅砚农.对孔子体育观念与实践的探析[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
[19]、 | HUANG Shun-ji.对孔子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关系的思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1). |
[20]、 | 唐婧.对素描的一些认识与看法[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4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