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技术创新、数字化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作者姓名:李安  李士梅  尹逊之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吉林大学 经济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就业形态与劳动力市场转型——典型事实与作用机制”(7197302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循环经济模式下产业绿色化发展的实现机制及路径研究”(HIT.HSS.202219)。
摘    要:数字经济背景下,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与数字化转型有效协同,是发展中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2005—2018年中国16类制造业投入产出、进出口贸易等数据,实证检验了技术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以及数字化投入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数字化投入显著抑制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积极影响,即在自主创新领域表现出“数字化创新悖论”;同时,数字化投入也抑制了模仿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消极影响,但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数字化投入以及电信数字化投入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的回归结果基本一致,IT和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化投入反而会强化模仿创新的消极影响。因此,数字经济时代,在不断提高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要格外注重增强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契合度,快速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

关 键 词:数字经济  数字化投入  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  模仿创新  国际竞争力
收稿时间:2022-10-10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