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年“躺平”现象的亚文化解读 |
| |
作者姓名: | 吴明琦 朱晨静 |
| |
作者单位: | 河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 |
| |
摘 要: | ![]() 近期,“躺平”一词经媒介舆论场创造,以亚文化现象的新形式发酵传播,呈现出青年消极厌世的群体画像及社会心态,实现了从符号到现象的样态转变、从现实到虚拟空间的场域转变,表现出独特的反商业收编特征。“躺平青年”通过自我表达和群体归属的双重认同,实现“躺平族”身份建构,其消极态度尽显现代犬儒主义情结,使“躺平”亚文化在抵抗主流文化的尝试中显得相对温和。透视“躺平”亚文化,其导致当代“躺平青年”劳动价值观偏离、自我身份建构出现偏差,虽个体及社会焦虑借助“躺平”现象得到了抒发,但其消极避世的错误价值观同样是主流意识形态收编的对象。因此,主流文化应积极实现对“躺平”亚文化的收编,并致力于培育新时代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青年,促进青年与“躺平”的和解。
|
关 键 词: | “躺平”现象;躺平青年;亚文化 |
|
|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