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训诂术语与某同探析 |
| |
作者姓名: | 胡继明 韦利锋 |
| |
作者单位: | 胡继明(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万州,404000);韦利锋(西南大学,重庆,北碚,400715) |
| |
基金项目: | 作者主持的重庆市教委科研资助项目《颜师古(汉书注)语言研究》 |
| |
摘 要: | 自从段玉裁给训诂术语下定义以来,历代学者对这些术语定义和用法的理解一直存在分歧.不少学者认为训诂术语与某同主要是用来说明假借字,有时也用来讲解异体字,但当我们通过对唐代颜师古<汉书注>和李善<文选注>这一术语的用法进行分析后,发现并非如此,说明假借字、同源词和异体字是主流,也有特例.表明前人对这一训诂术语的使用,并不具有周遍性,也不是共同规律;所有的训诂术语并不是产生于同一个时代,每个训诂术语在不同时代以及不同训诂学家的运用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不能简单概括.
|
关 键 词: | 唐代 颜师古《汉书注》 李善《文选注》 训诂术语 与某同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