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湛之“虚”与佛教之“空” |
| |
作者姓名: | 卞鲁晓 |
| |
作者单位: | 安徽大学哲学系,安徽合肥230026 |
| |
摘 要: | 张湛《列子注》继承了玄学"有"和"无"关系问题的讨论,参同佛教之"空"以"虚"为"无",把"至虚"作为万有的宗主,建立了"贵虚"理论。其终极目的则是,神思凝寂、不为外扰以保全,忘怀解脱以入"至虚"之域,超越生死以达"水火可蹈"的类于佛教涅槃的境界。佛教通过对"空"的理解,否定现实客观物质世界,得出一切皆是虚幻的结论,目的是消除人们对于情世间和器世间的执著,从而解脱众生的烦恼。由此看来,佛教之"空"和张湛之"虚"在其哲学构建中处于相同的理论地位,起到相类似的作用,具有不可忽略的可比性。
|
关 键 词: | 张湛 至虚 佛教 空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