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青海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
引用本文:红峰,阿拉腾其其格. 青海柴达木蒙古族婚礼仪式与象征[J]. 青海民族研究, 2007, 18(4): 55-59
作者姓名:红峰  阿拉腾其其格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学院,青海,西宁,810007;青海海西州电影译制站,青海,海西,817000
摘    要:本文将青海柴达木蒙古族的婚礼仪式及其象征意义作重点描述,挖掘了其深层文化蕴涵。

关 键 词:柴达木蒙古族  婚礼  仪式与象征
文章编号:1005-5681(2007)04-0055-05
修稿时间:2007-05-29

On Marriage Rites and Symbol of the Mongolians in Chaidamu of Qinghai
Hong feng,Alatengqiqige. On Marriage Rites and Symbol of the Mongolians in Chaidamu of Qinghai[J].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2007, 18(4): 55-59
Authors:Hong feng  Alatengqiqige
Affiliation:Hongfeng Alatengqiqige
Abstract:
Keywords:the Mongolions in chaidamu  marriage  rite and symbol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林丽.鄂尔多斯蒙古族婚礼[J].中国民族博览,2000(3):48-48.
[2]、苏地曼.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婚礼仪式中的文化象征[J].甘肃民族研究,2008(3):100-102.
[3]、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研究综述[J].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54-58.
[4]、乐天.青海蒙古族婚俗文化[J].青海民族研究,1996(2).
[5]、乐天.青海蒙古族丧葬文化[J].青海民族研究,1996(4).
[6]、韩官却加.青海蒙古族食俗琐谈[J].青海民族研究,1990(4).
[7]、额谷岚.青海蒙古族信仰文化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1,12(4):73-77.
[8]、仁增.青海蒙古族狩猎文化刍议[J].青海民族研究,2000(4).
[9]、红峰.青海地区蒙古族服饰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4,15(1):49-52.
[10]、尕宝英.青海蒙古族教育的回顾与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1992(4).
[11]、霍福.青海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J].民族研究,2004(2):20-29.
[12]、师存勋.试论"燕行录"中蒙古人消极形象之成因[J].青海民族研究,2011(1).
[13]、纳·才仁巴力.蒙古族信仰习俗与生态观浅议[J].青海民族研究,2003,14(1):77-79.
[14]、韩官却加.新时期青海蒙古旗传统与政治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青海民族研究,2006,17(3):28-32.
[15]、宝山.余氏蒙古族与藏区其他蒙古族之比较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6(3):21-29.
[16]、徐蕴.试析旗制对青海蒙古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J].青海民族研究,2005,16(1):86-89.
[17]、满珂.浅谈蒙古族的祝赞词[J].青海民族研究,2002,13(4):45-46.
[18]、马凤兰.历代咏青诗歌中青海独特意象符号的形成[J].青海民族研究,2013(1):159-161.
[19]、刘杏改.青海羌族文化述略[J].青海民族研究,2002,13(3):66-68.
[20]、蒙晓毅.中国无效婚姻制度立法浅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08-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