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
引用本文:罗振亚. 论"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1(2)
作者姓名:罗振亚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0007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课题
摘    要:为巧妙对抗文革的政治高压和喧嚣矫情的"红色战歌","前朦胧诗"通过思想知觉化的方式,婉转地传达诗人们的迷惘、渴望与反叛的情思,恢复了以客观外物呈现心理世界的"心象"原则."前朦胧诗"既故意拆解、颠倒当时流行的话语模式和意象语义系统,解构了太阳、春天和大地等传统的圣词、公共象征,又自觉创造"鱼儿"、"火"、"秋天"、"黑夜"等私设的个人象征意象,在破与立两个向度上完成了对传统意象艺术的变革与超越."前朦胧诗"在讲究"心象"原则与象征之道的共同前提下,注重彰显抒情个体意象的差异性,为个人化写作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不但各人有各人意象的呈现方式和表现形态,并且一个诗人个体也时常表现出多种风格."前朦胧诗"的意象革命节制了抒情,以含蓄、朦胧效果的获得,促成了把握世界方式的立体化、间接化和内部化,对后来的"朦胧诗"构成了深刻的艺术启迪.

关 键 词:前朦胧诗  意象革命  解构  建构  差异性

On the Image Revolution of the " Pre-obscure Poetry"
LUO Zhen-ya. On the Image Revolution of the " Pre-obscure Poetry"[J].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11, 51(2)
Authors:LUO Zhen-y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