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意义——再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
| |
作者姓名: | 苏东斌 |
| |
作者单位: |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
| |
摘 要: | 邓小平关于“摆脱贫困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是以把生产力水平视作社会发展阶段的物质前提为出发点的,因而具有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它一扫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传统体制下把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理想化的空想主义思潮,而这一点又是与经典作家的理论现实主义的思想方法一脉相承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质是一种共同利益制;公有制的形式只能是责权利相结合的某种责任制;公有制的作用主要在于抵制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剥夺。所以,无论是所有制形式还是分配制形式都必然是多种多样的。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