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世俗化问题争论进入关键时期,《基督哲学年鉴》主编伯尼提邀请巴黎外方传教会前会士童文献,共同将耶稣会马若瑟的《中国古籍中蕴含之基督教要义遗存》拉丁文手稿转译成法文。转译本忠实传达马若瑟的索隐思想,重点阐释《易经》,阐发"易"蕴含三位一体的神学要义,用"语"(la parole)释"道"(tao),表达捍卫天主教神权道德的立场,也因此保留了域外汉学固有的"差异性诠释"特色。这种差异性诠释在教—俗争议的特定历史背景下,为知识再生产留出空间:转译本的发行首先为《易经》世俗全译本的出现提供了参考依据,其次在法国社会学界和文学界产生了文化张力。在社会学领域,神义下行,"救助(le patronage)"的道德观念融入社会学理论;在文艺美学领域,具有异国情调的东方成为文艺创作的象征意象,促成西方艺术"化魅",推动艺术本体论伦理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