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学术社团与知识建构——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统计学社
作者姓名:刘杰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中国统计学社的成立,由内外多元因素促成.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组织机构,扩充社团成员,加强社团认同等.学社逐渐建成关乎共同价值理念的学术共同体.学社积极参与统计行政、传播统计知识、培养统计人才等.通过对中国统计学社与知识建构的探讨,不仅会发现知识建构所具有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征,同时也可以看到知识建构所带来的观念与制度变革.

关 键 词:中国统计学社  学术社团  知识建构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范铁权,梁莎莎.民国时期的中国统计学社[J].统计研究,2012,29(9):103-109.
[2]、张秉福.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统计与预测,2006(3).
[3]、朱华达.用连续变量统计分组理论统一年代与世纪的划分[J].上海统计,2001(5):26-28.
[4]、抗争──反思中国20世纪农林、生物灾害[J].中国统计
[5]、熊祖辕.与统计结缘,真好——我与统计30年[J].中国统计,2012(8):13-14.
[6]、熊祖辕.与统计结缘,真好——我与统计30年[J].四川省情,2012(9).
[7]、董少文,白亚红.毛泽东与20世纪初中国文化碰撞[J].内蒙古统计,2006(4):47-48.
[8]、高敏雪.四篇文献再现当年苏联对我国政府统计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统计工作通讯》文献钩沉一例[J].中国统计,2020(4):41-44.
[9]、莫让烈火逞凶狂——20世纪中国火灾事故[J].中国统计
[10]、金磊.祈祝广袤保平安——反思20世纪中国大地震[J].中国统计,1999(3).
[11]、朱正国,王佐旗.知识形态、产业分类与新经济统计[J].统计科学与实践,2008(3):10-11.
[12]、金磊.让我们与碧水清风相伴——中国20世纪环境灾害透视[J].中国统计,1999(8).
[13]、徐一帆.回顾与展望:中国统计学会30年[J].统计研究,2010,27(1):5-9.
[14]、韩兆洲.网络统计——21世纪的统计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2).
[15]、贺思辉.统计工程与21世纪统计教育的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21(2):87-92.
[16]、高敏雪.20世纪50年代苏联统计学领域科学研究状况的一面镜子——《需要进行科学研究的统计学问题标准目录》文本解读[J].中国统计,2020(6):42-45.
[17]、虞正逸.一次别开生面的统计知识培训——山西忻州地区统计知识竞赛侧记[J].中国统计,1987(2).
[18]、赵琴玲.统计创新——二十一世纪的新课题[J].山西统计,2001(3):12-12.
[19]、张南.20世纪统计学的回顾与展望[J].统计研究,2000,17(9):3-9.
[20]、广东省市、县(市、区)领导干部统计知识培训班——广东省统计局统计教育中心[J].统计教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