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一分为二 一分为三和一分为多
作者姓名:王孝哲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
摘    要:近几年来,哲学界有的同志提出,说矛盾都是一分为二的,这太绝对化了,虽然有的矛盾确是一分为二,但是也有许多矛盾是一分为三,甚至一分为多。因此,一分为二要用一分为三和一分为多来补充。 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所谓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其实是不同的分析方法。至于究竟应该把一个统一体分成几个方面或几个部分,则不能一概而论,而应看抱何种分析目的,运用怎样的分析方法。若是进行矛盾分析,那就只能是一分为二;若是进行构

关 键 词:事物内部   无阶级社会   三而一   社会经济基础   分析方法   事物联系   卷第   阿那克西曼德   人类社会   相互排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府新论》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相似文献(共20条):
[1]、坚毅.一分为二、一分为三、一分为多同属于唯物辩证法--对蒋冬梅同志质疑的答辩[J].江西社会科学,2004,1(3):179-184.
[2]、朱秉信.论一分为三[J].天府新论,1992(3):3-8.
[3]、丁忠甫,郑林.论一分为三的认识新视野[J].学术界,2011(6).
[4]、坚毅.再论矛盾“一分为三”[J].齐鲁学刊,1986(2).
[5]、蒋冬梅.二分法与一分为二、一分为三--质疑《正当二分法与不当二分法》及三分法[J].江西社会科学,2003(5):41-43.
[6]、李俊民.论“一分为二”的实践意义[J].学术月刊,1979(8).
[7]、姚军毅.论“一分为二”方法的科学依据[J].江西社会科学,1990(5).
[8]、向阳.学懂一分为二[J].江淮论坛,1964(1).
[9]、王朝增.事物一分为三是科学的[J].齐鲁学刊,1986(2).
[10]、坚毅.再议事物“一分为三”[J].齐鲁学刊,1985(4).
[11]、坚毅.关于“一分为三”的对话[J].学术论坛,1988(1).
[12]、周德义.论形而上之数与形而下之数包涵的一分为三思想[J].云梦学刊,2002,23(3):22-25.
[13]、赵兴良.一部拓展“一分为二”方法的力作[J].广西社会科学,1996(3).
[14]、周生亚.论一词多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79(1).
[15]、朱万祥.事物内在基本结构“一分为三”[J].广西社会科学,1987(3).
[16]、周宝玺.矛盾可以“一分为三”吗?[J].齐鲁学刊,2001,2(5):79-83.
[17]、傅德本.“一分为二”评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2,23(4):37-38.
[18]、周德义.黑格尔自然哲学“一分为三”思想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4(4):11-15.
[19]、马道魁,汪明清.一分为二和调查研究[J].江淮论坛,1964(3).
[20]、张凌云.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新解[J].江淮论坛,1984(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