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社团的发展及其影响
引用本文:潘洵,李桂芳.抗战时期大后方科技社团的发展及其影响[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
作者姓名:潘洵  李桂芳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市,400715 
基金项目: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抗战时期大后方全民抗战研究",项目负责人:潘洵 
摘    要: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的科技文化重心迅速向西南、西北大后方转移,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的全国性科技社团纷纷内迁,随着大后方科技事业的发展,一些新的科技社团又陆续建立起来.中国的科技社团在经历了一段短暂的沉寂之后,在抗日战争中后期又在大后方逐步活跃起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社团为纽带,通过联合或独立地举办学术年会、出版科学杂志、开展科学讲座、进行实地考察等活动,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积极推进科学交流、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努力加强科技为抗战服务、为大后方建设服务,对推进大后方的经济开发、科技发展和科技工作者的交流合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 键 词:抗日战争  大后方  科技社团  影响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ocieties in the Large Rear Area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Period and Their Influenc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