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救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研究与救赎困境 |
| |
作者姓名: | 贾雯鹤 刘艳妮 |
| |
作者单位: | 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1331 |
| |
摘 要: |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继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异化问题的发现之后,结合资本主义在当代发展变化的新趋势,进一步发现物化、支配及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与革命热情的消退。由此他们提出西方社会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当前重要任务是唤醒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与革命热情。继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等人对异化救赎的文化批判探索之后,后期的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马尔库塞及哈贝马斯,将救赎的道路引向哲学、心理学、语言学领域,由此使异化的救赎走上了一条由多维化合力批判斗争向单维化内转孤立探索的救赎困境。进而使得“异化”这一由生产领域引发的问题变成一种纯学术的救赎构想,但在既失去了自我又看不见他人更看不见未来的异化现实面前,这种构想无非是一种救赎神话。但通过这诸种探索,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那就是生产领域的问题最终要通过生产领域解决,而物质与精神的二度失衡与重新构建,才是可能的救赎之路。
|
关 键 词: | 西方马克思主义 异化 人性研究 救赎困境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