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论唐代科举考试的功能
引用本文:杜海斌. 论唐代科举考试的功能[J]. 唐都学刊, 2003, 19(1): 28-32
作者姓名:杜海斌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摘    要: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在唐代社会发挥着选拔、激励、教育导向、维护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功能。从科目设置、测量方法、选拔标准等方面来看,科举考试对人才的选拔是客观公正的,对士人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推动了崇文尚学的社会风气的形成;维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倡导了公平、平等的思想理念;选拔了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官员,提高了唐代官僚集团的文化素养,扩大了统治基础,打通了社会流动的正常渠道,培养了中国乡村士绅阶层,使之形成地方文化核心,有力地维护了唐代社会的稳定。

关 键 词:唐代  考试  科举制  功能
文章编号:1001-0300(2003)01-0028-05
修稿时间:2002-09-16

The Functions of Imperial Examinations in the Tang Dynasty
Abstract:
Keywords:the Tang Dynasty  examinatio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func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18条):
[1]、赵东.唐代祭天功能探析[J].唐都学刊,2010,26(5):45-48.
[2]、左汉林.论唐代的献诗[J].唐都学刊,2007,23(1):15-19.
[3]、薛平拴.论唐代的胡商[J].唐都学刊,1994(3).
[4]、郭绍林.论唐代文字狱的酝酿[J].唐都学刊,1995(1).
[5]、吴毅.唐代人事制度考论[J].唐都学刊,2000,16(3):63-69.
[6]、曹伟.论唐代节度使的兴起和演变[J].唐都学刊,2002,18(4):19-22.
[7]、孙鸿亮.论唐代服饰及夷夏观的演变[J].唐都学刊,2001,17(3):26-28.
[8]、李正春.论唐代组诗的几种特殊形态[J].学术交流,2006(12):162-165.
[9]、牟维珍.唐代文人与旅游文化论略[J].学术交流,2010(8).
[10]、李洁冰,李正庚.论唐代侍书及其制度化[J].学术交流,2008(4):171-174.
[11]、许友根.唐代科举“两都试”略论[J].唐都学刊,2004,20(4):61-64.
[12]、房锐.从《北梦琐言》看晚唐重进士科之风气[J].唐都学刊,2005,21(5):1-4.
[13]、崔荣华.唐代进士科“以诗赋取士”辨析[J].唐都学刊,2005,21(4):28-31.
[14]、介永强.唐代行宫三题[J].唐都学刊,2001,17(4):21-23.
[15]、付琼.清代科举与《文选》接受[J].求是学刊,2009,36(6).
[16]、蔡静波,杨东宇.论晚唐科举与落第士子的心态——以《北梦琐言》为例[J].唐都学刊,2005,21(4):24-27.
[17]、王勇.井真成墓志与唐国子监[J].日本学刊,2006(2):121-128.
[18]、卢玉华.黑龙江科举史略[J].学术交流,2002(3):130-13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