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规范共认与礼治秩序——孔子“援仁入礼”的社会学诠释
引用本文:蔡金平,赵宏斌.规范共认与礼治秩序——孔子“援仁入礼”的社会学诠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33-34,39.
作者姓名:蔡金平  赵宏斌
作者单位:安徽工程大学人文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在探讨《论语》中"仁"与"礼"的相互关系时,学术界多认为"仁"是个体内在的道德观念,而"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从而将"仁"、"礼"简单化为相互对立的关系。从社会学视角出发探讨"援仁入礼"的丰富内涵,"礼"作为心灵的符号,是规范公认的途径;而"仁"作为自我的道德境界,是秩序情结的深度表达;在动荡的春秋时代,"援仁入礼"则寄托着孔子重建新社会秩序、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重建生活世界的理论追求,寄托着孔子所追求的社会和谐与人际和善的社会理想。

关 键 词:克己复礼  符号互动论  沟通理论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