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王船山对《诗经》的两种解读
引用本文:曾玲先.王船山对《诗经》的两种解读[J].船山学刊,2002(1):14-16.
作者姓名:曾玲先
作者单位: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摘    要:就文本而言,偏重诗学编码的文学文本不同于偏重逻辑编码的非文学文本:后者所传达的信息确定,意义明晰,读者读解会得出相同的认知和结论,而前者“所传递的信息多是感性的和形象的,又是模糊的和不太确定的,其中充满着诱人的神秘色彩,蕴蓄着原始的生命冲动。这类文本的读解少有确定不变的逻辑程序,是对读者的情智的操练。”①可以说,中国二千多年前面世的《诗经》无不享誉是经历着无数读者进行“情智的操练”的文学文本。王船山的《诗广传》和《姜斋诗话》对《诗经》做出两种不同的意义读解,可谓超级地演习了两种不同的“情智的操练…

关 键 词:王船山  《诗经》  明代  文学解读  读者理论  作者理论  《姜斋诗话》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