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试论商标的“静态近似”与“动态近似”——“新高固力”侵犯“高富力”商标专用权案引发的法律思考
引用本文:刘平,吴树雄. 试论商标的“静态近似”与“动态近似”——“新高固力”侵犯“高富力”商标专用权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8(5): 25-27
作者姓名:刘平  吴树雄
作者单位:1. 广东商学院法学院,广东,广州,510320
2. 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广州,510641
摘    要:商标局在核准商标注册时,通常只进行商标图样的比对,而不考虑商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故商标局对商标近似的认定是一种“静态近似”。与商标局不同,人民法院或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执法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商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所产生的综合效应,故其所认定的商标近似是一种“动态近似”。对于注册商标之间的“动态近似”,关键是纠正因商标与其他因素的结合而产生的混淆,不需要非撤销其中的一个注册商标不可。

关 键 词:商标  静态近似  动态近似
文章编号:1009-055X(2006)05-0025-03
修稿时间:2006-03-18

On Trademark''''s Dynamic and Static Resemblances——Reflections on the Legal Issue Arising from the Encroachment of GAOFULI''''s Trademark Right by XINGAOGULI
LIU ping,WU shu-xiong. On Trademark''''s Dynamic and Static Resemblances——Reflections on the Legal Issue Arising from the Encroachment of GAOFULI''''s Trademark Right by XINGAOGULI[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6, 8(5): 25-27
Authors:LIU ping  WU shu-xio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杜志浩.“联系说”视角下商标俗称抢注案的法律思考[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0(4):51-54.
[2]、王任祥,周荃.“学生状告母校案”引发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1,1(2):12-13,44.
[3]、赵振华,黄淳.近似商标注册审查标准研究——以“渝富桥”商标异议案为切入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
[4]、李新福.法律的悲哀——由辽宁营口杨友刚案引发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5]、张莉.“空中行走”案法律之探源--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5(4):43-45.
[6]、缪剑文.商标抢注与权利平衡——从“万胜商标案”谈起[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
[7]、管宏杰,刘玉春.“伤熊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21-23.
[8]、吴立欧,吴之欧.刑法规范变更导致的法律溯及力问题——由“牛玉强案”引发的思考[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
[9]、罗欢平.论法律漏洞及其填补——由切除智障少女子宫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9(4):544-548.
[10]、罗欢平.论法律漏洞及其填补——由切除智障少女子宫案引发的法律思考[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6,19(4):544-548.
[11]、杨凤祥.论外号商标应受商标法调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
[12]、郑其斌.论商标权的内容[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3):126-129.
[13]、程颖.关于受教育权的一点法理思考[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3):79-81.
[14]、徐升权.商标广告功能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33-37.
[15]、胡廷松.论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立足于物权请求权的独立性[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4):62-67.
[16]、杨小兰.论商标权与在先著作权的冲突[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6):128-132.
[17]、孟祥娟.商标权保护与平行进口问题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1-4.
[18]、牛玉兵.论恶意商标异议的认定及其法律规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6):19-22.
[19]、肖乾利.浅析商标反向假冒行为的性质及法律规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6(5):89-92.
[20]、刘大洪,张晓明.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法治化途径探索——从结社权的角度来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3):104-10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