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数字赋能政协协商:进展、经验与展望
作者姓名:项松林张志鹏杨彪
作者单位:1.安徽建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30022;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2ZDA034);安徽省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和实践研究基地项目“数字赋能政协协商能力建设研究——以安徽省为例”(项目编号:ZXYJ2022010)。
摘    要:数字赋能政协协商是政协履职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数智化运行的新型协商形态。本文以数字赋能为论域,阐释了数字赋能政协协商的内涵与效应,梳理了数字协商的推进历程,并以浙江省、湖南省数字政协建设为案例样本,从理念、平台、体系三个维度总结数字政协建设经验,揭示其在体制、技术、数据方面存在的不足。客观地看,当前数字赋能导致了协商的形式主义与“数字悬浮”;加剧了协商主体的分化;扩大了“数字鸿沟”;产生了“数字异化”等算法黑箱问题。因此,要构建数字协商机制,提升数字变革保障力;加强数字技术建设,推进数字有效协商;加强数据治理,发挥数字协商效能。

关 键 词:数字赋能  新型协商形态  数字悬浮  数据治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