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校是非的隐性功能
引用本文:吴有定.论校是非的隐性功能[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29(8):195-198.
作者姓名:吴有定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学报编辑部
基金项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2005-2008年编辑学研究重点资助课题“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校对系列研究”(批准号:05BJXH)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传统的校是非,其所校即“原稿”,其目的就是从语言文字、学识方面订正“原稿”,这样未免过于狭隘。光为“原稿”校是非是不够的,在为“原稿”校是非的同时,也理当收集带有普遍性的语言文字问题,以专题形式予以辨明是非,从而达到在社会上纯洁祖国语言的目的——这是现代校是非的隐性功能。

关 键 词:校是非  隐性功能  现代校对  编辑出版
文章编号:1004-3926(2006)08-0195-04
修稿时间:2006年6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