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灾害记忆·时间——“记忆之场”与“场之记忆”
引用本文:张曦.灾害记忆·时间——“记忆之场”与“场之记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12):8-15.
作者姓名:张曦
作者单位:;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研究所
摘    要:灾害记忆会随着社会成员的死亡形成代际中断,随着现代性而被淡化,与此同时,灾害经验也正被所谓科学主义所取代。然而,面对仍不断出现的灾害,地域社会为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为尽快重建恢复社会生活及秩序,总会通过各种方式动员灾害经验、灾害记忆,以进行灾害文化的建设。在这其中,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为的灾害记忆,都早已成为了博物馆、纪念馆永久性的主题,形塑着整合意义角度的"集体记忆"。民俗学及文化人类学所确认的地域社会时间观念的复杂性呈现出集体记忆"解释共同体"内部的复杂性,并表明这种复杂性在生成多样的灾害文化以应对自然灾害时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灾害记忆  场之记忆  时间  解释共同体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