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
引用本文:刘家良.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及其当代意义[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2):131-134,155.
作者姓名:刘家良
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人文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摘    要: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揭示了现实的物质性本体,即实践,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本体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通过他的实践本体论揭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和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突破和变革了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观念,把传统哲学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是建立在全球化实践基础之上的,在今天强调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同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于全球化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后现代社会,回答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社会问题。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  实践本体论  变革  特点  当代意义
文章编号:1009-9034(2007)02-0131-04
修稿时间:2007年1月11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