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研究——以中国古代戏曲为个案
作者姓名:陈 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扬州,22500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类范畴研究”(10CZW001);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青蓝工程”(2010-2013)资助项目
摘    要:
文学史上文类之间的关系千姿百态,文类等级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关系之一。中国古代戏曲的等级形成之由有:情之放肆说、身之低微说、生之晚起说;具体认同之路表现为:戏曲通过与诗文求同策略达到思齐之旨,而凭借与诗文求异策略达到出类之归。思齐式认同之路包括:正情论、同源论、更替论;出类式认同之路包括:作至难、乐至最、教至深。思齐式认同更多着眼于破,跟从色彩浓厚;出类式认同更多倾向于立,独立意识强烈。中国古代戏曲争取身份认同之举至少产生了三个不可忽视的消极后果:作至难说影响下的创作因素对戏曲繁荣的制约;身份认同推动了戏曲的诗文化或阅读化倾向;戏曲身份认同走向了反对反对者自身的自我否定之路,暴露出认同行为的两面性。

关 键 词:文类等级  身份认同  中国古代戏曲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社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