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阐释的权利:《公》、《穀》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
引用本文:李洲良.阐释的权利:《公》、《穀》释例举隅——春秋笔法与今文经学(上)[J].北方论丛,2005(3).
作者姓名:李洲良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 100732博士后
摘    要:西方现代阐释学的"视界融合"理论,肯定了接受者对文本视界再创造的权力。这为我们考察今文家对《春秋》的阐释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理论方法。"《春秋》无达辞"虽出自董氏,客观上却是《公》《》解经与董氏释经共有的逻辑前提。这一逻辑前提不仅为今文家释经提供广阔的阐释空间,同时也道出《春秋》的可阐释性和阐释的无限性的特点。《公羊传》、《梁传》对《春秋》"微言大义"、"褒贬书法"的训释,是《春秋》视界与今文家视界相互融合的表现;其"咬文嚼字"的功夫也有益于汉语训诂学、修辞学的建立和发展。

关 键 词:春秋笔法  视界融合  阐释的权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