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个性与共性视角下的“字本位”理论
引用本文:绪可望,徐文秀.个性与共性视角下的“字本位”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125-129.
作者姓名:绪可望  徐文秀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2BYY008);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13B38)
摘    要:近年来徐通锵等人总结提出了汉语研究的"字本位"理论。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有利于恢复和挖掘汉语研究的历史传统,但同时也面临着与国际接轨的问题。可以在经验现实主义哲学指导下,将字本位理论与认知语法理论相结合,从个性和共性的视角出发对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做出进一步的探讨。通过较为具体的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即从语法结构上来看,现代汉语具有意合性的、象征性的特征,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字母语言呈现出曲折性的、逻辑性的特征。虽然语言编码上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但其背后却隐藏着相似或相同的、共性的认知规律。

关 键 词:字本位理论  个性  共性  象征性  逻辑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