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区域工业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姓名:张淑英  李德山  刘媛媛
作者单位:1. 西南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2.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项目(12YJCZH102);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科研项目(SKB09-03)
摘    要:
文章基于Kuosmanen、Kortelainen(2005)从生态经济学角度提出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测算了5个环境压力指标下的中国区域工业的最优工业相对生态效率,接着采用Tobit模型,分析了工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各省的工业生态效率普遍偏低,区域差异大;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和地理位置对生态效率的改善有积极正向作用,而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比重和对外经济不利于生态效率的提高.

关 键 词:环境污染指标  工业  生态效率  Tobit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梁星,卓得波.中国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9):143-147.
[2]、易杏花,刘锦钿.我国西部地区生态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0(1):105-109.
[3]、李俊峰,伍艳.中国区域经济的生态效率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6(5):132-136.
[4]、刘子怡,郝红霞.基于组合式多元统计模型的区域生态效率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7(4):113-115.
[5]、彭文峰.区域碳排放及其影响因素面板模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4):119-122.
[6]、蔡玉蓉,汪慧玲.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J].统计与决策,2020(1):110-113.
[7]、廖中举.区域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浙江统计,2013(2).
[8]、冀玄玄,姜军松.粮食主产区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决策,2024(1):91-96.
[9]、我国生态效率演化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
[10]、我国工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
[11]、丝绸之路经济带工业环境效率的动态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
[12]、陈武新,吕秀娟.中国区域生态效率差异的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9(7).
[13]、顾程亮,李宗尧,成祥东.财政节能环保投入对区域生态效率影响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16(19):109-113.
[14]、郑兵云.工业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统计与咨询,2011(5):13-15.
[15]、李志强,王忠辉.中国工业排污强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23(5):44-48.
[16]、吴祥云.发展特色工业的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J].四川省情,2003(5):25-26.
[17]、李世祥,成金华.中国能源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2008,25(10):18-25.
[18]、翟淑萍,廖筠,尹剑.高新区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20).
[19]、朱琳.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质量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24(3):123-127.
[20]、卓乘风,邓峰,白洋,艾麦提江·阿布都哈力克.区域创新与信息化耦合协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9):139-142.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