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及文学史意义
引用本文:蒋传红.论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及文学史意义[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0-44.
作者姓名:蒋传红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摘    要:张爱玲小说的心理描写特点在于:既通过传统手段表现人物的心理,又通过现代手法揭示人物的无意识;既纵向表现人物的心理流程,又通过参差对照的手法横向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既描绘人物的种种变态心理,又刻画人物的性格分裂。其文学史意义在于:丰富了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揭示了人性之恶和人的生存困境,透视出传统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所背负的沉重精神负荷。

关 键 词:张爱玲小说  心理描写  特点  文学史意义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