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 <正> 孔子“从周”尚“文”,表明了他对礼乐文化的兴趣;“故殷”求“质”,则表明了他对殷代和春秋时代的尚武精神的神往与追求。孔子是文武兼备,但是,他留给人们的仅是一个仁者形象;那么,孔子的武土色彩、尚武精神怎样呢? 一、孔子尚武思想存在的必然性春秋时代处于部落性领主制国家向纯粹封建专制国家过渡的后期。这时去古未远,英雄时代以勇力“射选诸侯卿大夫士”(《礼记·射义》)的影子,依然存留在武士心中。处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时代,人们特别重视军事。信而好古的孔子,不仅承继了古代的祭礼传统,也承继了戎事传统。“我战则克,祭则受福,盖得其道矣。”(同上《礼器》)这似可意会于孔子的才识与本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