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十年代初期郭沫若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憧憬
引用本文:武斌.二十年代初期郭沫若对西方现代主义的憧憬[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3).
作者姓名:武斌
摘    要:西方现代主义为什么对二十年代的中国产生强烈的影响?为什么鲁迅、郭沫若、茅盾、郁达夫等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在二十年代都不约而同地对西方现代主义抱有强烈的兴趣和殷切的憧憬?象茅盾这位后来被举世公认为现实主义大师的现代作家,当时就曾这样宣言:“今后的新文学运动该是新浪漫主义的文学”,①然而,为什么鲁迅、郭沫若、郁达夫、茅盾、田汉、周作人等一大批新文学先驱者中,竟又无一人成为现代主义思潮的文艺家和理论家?弄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全面地、正确地理解郭沫若等先驱之所以能从思想特质、精神实质上接受现代主义和现代意识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