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有教无类”的另一种解释
引用本文:张松辉.关于“有教无类”的另一种解释[J].齐鲁学刊,1989(6).
作者姓名:张松辉
摘    要:<正> 《释“无类”兼解“有教无类”》一文列举了关于“有教无类”的三种解释:一是“教育不分贫富贵贱”,二是“按地域教练奴隶,不分族类”,三是“虽有教令,却无善德”。其实,除这三种解释之外,还有一种古代学者提出的比较合理的解释,而这一解释一直为今人所忽视。这种解释解“有教”为“有了教育”,解“无类”为“品行无差别”。概括起来说,就是“有了教育,可以使人们的思想品行趋向一致,不再有善恶之分。”这种解释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巴、蜀、广汉本南夷,秦并以为郡,土地肥美,……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而轻易淫佚,柔弱褊厄。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