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儒家文化对域外诗学的影响——以朝鲜朝《东人诗话》为中心
作者姓名:徐大鑫  朴哲希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吉林延吉133002;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1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
摘    要:
东亚各国诗学的发展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建立在长期交往、交流中,通过各国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东亚诗学的互补、互进.东亚诗学能够具有整体性,其因便在于东亚长期以汉字文化为基础,在这一汉字文化圈中,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中心、儒家思想文化为共同理念的区域秩序.可以说,儒家文化不仅是影响中国两千余年的主流文化思想;在传入朝鲜、日本、...

关 键 词:儒家文化  东人诗话  朝鲜朝  影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相似文献(共20条):
[1]、马金科.从《东人诗话》看徐居正的诗歌批评观[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1,18(1):53-55.
[2]、于春海,王安琪.欧阳修对朝鲜朝辞赋的影响--以《醉翁亭记》、《秋声赋》为例[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15(1).
[3]、罗惠缙.民初遗民诗话的民族意识探析——以魏元旷《蕉庵诗话》为中心[J].广西社会科学,2010(9):93-96.
[4]、刘同清.论朝鲜对汉文化的受容——以朝鲜文学作品《龙飞御天歌》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14(3):173-176.
[5]、刘铮.朝鲜朝使臣所见清代东北盛京——以燕行录资料为中心[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19,36(3).
[6]、徐东日.朝鲜朝使臣眼中的满族人形象——以金昌业的《老稼斋燕行日记》为中心[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
[7]、刘铮.朝鲜使臣笔下的满族建筑——以《燕行录》为中心[J].殷都学刊,2019(3).
[8]、吴华峰.梁代折衷诗学思想的演进与影响——以《诗品》和《文选》为中心[J].北方论丛,2012(3):1-4.
[9]、任先大,李燕子.严羽及其《沧浪诗话》的海外阐释——以北美汉学界为中心[J].湖南社会科学,2011(5).
[10]、任先大,李燕子,刘红麟.北美汉学界的《沧浪诗话》研究述评——以华裔族群为中心[J].云梦学刊,2012,33(1):90-93.
[11]、金柄珉.域外视觉:论朝鲜诗人朴齐家的清代文化观——以《燕京杂绝》的分析为中心[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03,20(3):1-7.
[12]、黄威.论宋代诗学思想对日本《济北诗话》之影响[J].船山学刊,2009(2):162-164.
[13]、翁方纲的诗学主张和《石洲诗话》[J].社会科学家
[14]、路庆帅,孙德彪.朝鲜古典诗学的独立品格 ——评张振亭《朝鲜古典诗学范畴及其批评体系》[J].延边大学东疆学刊,2019(4).
[15]、袁宪泼.接受与阐释:《沧浪诗话》对明代复古诗学动力影响[J].船山学刊,2014(1):137-142.
[16]、陶渊明诗渊源辨析——以明清诗话为中心[J].江苏社会科学
[17]、殷海卫.胡仔与严羽诗学观之比较——以《苕溪渔隐丛话》与《沧浪诗话》为视角[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6-50.
[18]、王洪琛.反抗的诗学——以加缪为中心的考察[J].江西社会科学,2010(8).
[19]、李孝弟.古典诗歌的叙事批评论——以诗话为中心[J].齐鲁学刊,2012(4):136-142.
[20]、张银飞,夏美武.诗学辨体理论与晚明诗学思潮——以方以智的《诗说》为中心[J].青海社会科学,2020(2):120-12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