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技术浪费理论视角下的聘用制书记员法治化改革路径
作者姓名:胡晓红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慈善组织的治理和监督机制研究”(20&ZD183)子课题“慈善组织治理与监督机制的法治化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
聘用制书记员作为我国法院组成人员的特殊群体诞生于2003年,但直至2017年实行员额制法官制度,聘用制书记员管理体制与法官管理体制正式“分流”。聘用制书记员通过《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其工资、福利待遇,而法官工资、福利待遇适用《法官法》《公务员法》。根据现有关于聘用制书记员管理的政策,聘用制书记员属于法院辅助人员,从事法官布置的事务性工作。2017年后法院向社会招录最低具有大学专科学历大学生,也有部分法院明确招录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这些学生无论所学专业是否与聘用制书记员工作有关均会有选择性地应聘聘任制书记员。这种学非所用以及学超所用现象构成“技术浪费”,破解这一技术浪费现象的路径应当是深化防止“人才流失”的聘用制书记员法治化改革。

关 键 词:聘用制书记员  技术浪费  人才流失  制度改进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