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创作主体在无边现实主义中的有限创作——读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引用本文:鲜梦思.创作主体在无边现实主义中的有限创作——读安敏成《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31-34.
作者姓名:鲜梦思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    要: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文学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到了19 世纪的欧洲,文学理论家将现实主义从绘画 领域引进文学中,当时的知识界希望将文艺活动整合到整个社会,这种将社会作为观察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给现实主义思潮 在文学领域呈现出“无边性”埋下伏笔。随着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国创作者秉承了中国传统的务实精神,以及以文载道的知识 分子情怀,在现实主义这一理念中进行各具自我色彩的创作,以鲁迅的道德内省唤起民众觉醒和茅盾在文学中描绘自己的政 治梦想为代表,但是殊途同归都是一种民族战斗精神的体现。当然这种独具个人特色的有限创作,丰富着现实主义的内涵和 表现形式,这和现实主义活跃且无边的特质是一脉相承的。

关 键 词:现实主义  无边性  有限创作  道德内省  政治细节
收稿时间:2015/3/3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