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诗意象思维的发展
引用本文:陈培浩.八十年代以来现代汉诗意象思维的发展[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1).
作者姓名:陈培浩
作者单位: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东潮州,521041
基金项目:韩山师范学院青年基金项目"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研究"
摘    要:意象既是中国古典诗学的核心范畴,也是现代汉诗重要的思维方式.八十年代以来的现代汉诗写作中,意象思维得到了多方面的拓展:于坚的“拒绝隐喻”事实上以否认的方式反证了意象思维与诗歌的不可分离性;北岛则以多个意象有机性实现意象个人化;而张曙光的叙事性诗歌中,隐含以情境更新意象个人性的思维.意象在诗歌中或疏或密,或隐或显,但意象思维却始终是中国汉语诗歌中院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

关 键 词:意象思维  现代汉诗  于坚  北岛  张曙光

The development of imagery-thought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since the 1980s
CHEN Pei-hao.The development of imagery-thought in modern Chinese poetry since the 1980s[J].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3,15(1).
Authors:CHEN Pei-ha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