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基于耦合混沌振子的微弱信号检测
作者姓名:石兆羽  杨绍普  赵志宏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铁道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北省交通安全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182,11227201,11472179);
摘    要:传统的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信噪比较低时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利用混沌振子检测微弱信号具有灵敏度高、抗噪性强的特点,信噪比门限也比传统方法检测到的低得多,基于此对Duffing振子和Van der Pol-Duffing振子进行了耦合,建立了非线性微弱信号检测系统,并通过分岔图和二分法确定了临界点阈值,提高了阈值的求解速度和精度,最后分别对单微弱正弦信号和混合微弱正弦信号进行了检测,检测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耦合   混沌振子   二分法   微弱正弦信号   检测  
收稿时间:2017-09-19
点击此处可从《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全文
相似文献(共20条):
[1]、基于Lorenz振子的微弱周期信号联合检测方法[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王晓东,赵志宏.基于耦合Duffing振子和Van der pol振子系统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60-65.
[3]、李小玲,袁继敏,银星,古天祥.混沌背景下微弱信号时域参数检测的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石兆羽,杨绍普,赵志宏.基于Van der Pol―Duffing振子和互相关的微弱信号检测研究[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66-71.
[5]、混沌噪声背景下微弱脉冲信号的分布式检测融合[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刘燕,胡学青.基于混沌振子的滚动轴承复合故障诊断[J].宿州学院学报,2015(2):92-95.
[7]、李国军,曾孝平,周晓娜,李林,曾理.基于随机共振的微弱高频CW信号检测技术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8]、王慧锋,陈晞,张芹.微弱荧光信号检测放大器的低噪声设计[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9]、洪福明.窄带非高斯噪声中微弱信号的检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4).
[10]、赵波,赵志宏,杨绍普.一种基于Duffing方程微弱信号检测的盲域消除方法[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58-63.
[11]、杨晖,蒋国亮.Proteus在微弱信号检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2):184-187.
[12]、方见树.关于Duffing振子混沌运动的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3).
[13]、欧阳林群.混沌动力学测量微弱电流的特性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9,28(3):35-37,44.
[14]、赵波,杨绍普,赵志宏.Duffing方程参数对微弱信号检测效果的影响和分析[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39-42.
[15]、李国军,曾孝平,周晓娜,曾理,蒋勇.微弱高频CW信号的自适应滤波[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16]、胡玉平,郭广军.混沌数字水印信号研究[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5):72-74.
[17]、苏伟成.一种特殊耦合振子的运动分析[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1995(2).
[18]、布文峰,郑兴华,唐大伟,王照亮,程光华.光热反射实验中微弱信号的测量[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1):71-74.
[19]、万明非,张华,叶志勇,杨伟.耦合调和振子网络系统的分群采样控制同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
[20]、魏炎炎,李富.基于一个新的混沌系统线性耦合反馈同步研究[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33-35.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