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竭商罄:晚明北京的“公私困惫”问题——以《宛署杂记》资料为中心的考察 |
| |
作者姓名: | 高寿仙 |
| |
作者单位: | 北京行政学院《新视野》杂志社,北京,100044 |
| |
摘 要: | 宛平知县沈榜撰写的《宛署杂记》,保留了万历前期该县大量的经济数据。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的梳理,可以看出,当时该县已陷于入不敷出的财政窘境,主要原因是朝廷免除了下等铺户纳银,提高了契税的起征点并降低了税率,而该县承担的经费不但未能相应减免,反而逐渐增加。在赋役改革方面,该县取得明显进展,绝大多数项目都实现了纳银化或以银计算,夏税、秋粮内各项已合并征收,部分徭役摊入地亩。但也应看到,赋役改革远未最终完成,起运的地点和数量仍然极其琐碎分散,力役在徭役结构中仍然点据着主导地位。随着各地粮草物料的纳银化,北京的商役日益沉重,造成了经济凋敝和民生艰困。
|
关 键 词: | 晚明 北京宛平县 赋役结构 财政赤字 商役 《宛署杂记》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