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国非常态制度的形成与转换
引用本文:王刚,宋锴业.中国非常态制度的形成与转换[J].学术月刊,2023(6):75-87.
作者姓名:王刚  宋锴业
作者单位:1. 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3.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4. 山东大学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沿海特大城市风险的韧性治理研究”(21AZZ01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成为国家制度建设和治理实践的圭臬。在这一背景下的中国非常态制度形成和发展,亦成为中国防范和应对重大风险的重要制度创新。“平战结合”“专常兼备”等均被视为国家进行非常态治理的宝贵制度资源,但少有研究解释这些制度的形成、转换以及背后的功能机制。基于应急管理、突发公共卫生管理的案例发现,中国针对重大风险的制度实践多起源于临时性的事项应对,并遵循了事件应急、组织嵌套再到制度嵌入的变革脉络。这一过程包含三种稳定而重复的功能机制:首先是灵活衔接机制,国家将与新风险相关的含糊不清,以及为控制风险而采取的措施转化为运营和战略;其次是风险转译机制,即将各类风险组织化来重新分配责任;最后为制度嵌入机制,将风险相关主体和资源常态化的分配职责,嵌入在常规的组织运行体系中。以上述机制为核心的非常态制度蕴含着中国特色理论创新的路径,超越了西方“风险事件回应—行政体系应对—个人风险转化”的传统范式。

关 键 词:风险  国家治理  非常态制度  应急管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