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巧言令色,鲜矣仁--简论孔门言语观
引用本文:杨旸.巧言令色,鲜矣仁--简论孔门言语观[J].北方论丛,2015(5):14-17.
作者姓名:杨旸
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48
摘    要: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认识到了“言语”的神圣性和重要性,并在“孔门四科”中专门设立“言语科”,对于“言语”问题进行深入的学习和讨论。“巧言令色,鲜矣仁”是孔子对待语言的方式和策略的总的纲领。对“巧言”的批判态度构成了孔门言语的基本准则,在此基础上,孔子提出了对后世文学观有着深刻影响的三种言语观,分别是“讷言”、“雅言”和“辞达而已”;以“仁”的标准来要求语言修辞,以语音的雅正和语词的文饰来要求语言的表达,以“礼乐文化”来要求语言的内在意义,这样的孔门言语观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 键 词:巧言令色  孔门言语观  先秦文学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