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十里长亭”为何泛指送别之地
引用本文:靳文.“十里长亭”为何泛指送别之地[J].人才瞭望,2014(1):84-84.
作者姓名:靳文
摘    要:宋朝苏轼《送孔郎中赴陕郊》诗"十里长亭闻鼓角,一川秀色明花柳"及《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许晏、许普谢恩辞朝,公卿俱出郭,到十里长亭,相饯而别"中所提到的"十里长亭",都是指送别的地方。那么,为什么古人用"十里长亭"来泛指送别的地方呢?亭存在的历史久远,早期的亭并非供观赏用。周朝时,亭是设在边塞观察敌情的处所,如《墨子》上载:“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为闺门两扇。”

关 键 词:许晏  辞朝  醒世恒言  朝时  治安机构  南北朝时期  百官志  短亭  《墨子》  哀江南赋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