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张翠梅.中国语境下的“依法治国”与法治政府构建[J].江汉论坛,2015(5). |
[2]、 | 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构想[J].江西社会科学 |
[3]、 | 郑淑芬.论孙中山法治思想与实践[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7(3):106-108. |
[4]、 |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的修辞演变——法治话语的历史理性之探究[J].理论与现代化 |
[5]、 | 张中秋.论西方法治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社会科学,2006,15(1):113-120. |
[6]、 | 虞满华.包容性发展:和谐理念的实践之维[J].内蒙古社会科学,2012,33(4):1-5. |
[7]、 | 高礼杰.中国特色法治自信如何可行——基于法治自信两个维度相契合的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14(1). |
[8]、 | 王积武,王玉.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和谐社会之关联[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5):34-36. |
[9]、 | 邢锐锐.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中国建设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2(12):8-13. |
[10]、 | 宋才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24(1):30-39. |
[11]、 | 刘洋,薛剑符.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民主实践的历史考量[J].南方论刊,2013(12):37-39. |
[12]、 | 方军贵.论建设法治中国重在提高领导干部法治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1-14. |
[13]、 | 李敬煊,邹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J].贵州社会科学,2015(2):4-9. |
[14]、 | 方立新,姚利红.法治成长中的宗教之维[J].社会科学辑刊,2011(4). |
[15]、 | 刘旭.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维度与意蕴设定[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3(4):90-95. |
[16]、 | 黄佳宇.行政信息公开之诉法治维度的展开[J].学术探索,2013(12):56-60. |
[17]、 | 周叶中,林骏.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系创新[J].江汉论坛,2019(1). |
[18]、 | 刘绪贻.论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J].学术界,2006(5):136-143. |
[19]、 | 蒋南成.机构改革的法治之维[J].浙江社会科学,1999(1). |
[20]、 | 法治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的法理阐释[J].东岳论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