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承前启后之共和国初年的高师改造
引用本文:张礼永.承前启后之共和国初年的高师改造[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5-101.
作者姓名:张礼永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200062
摘    要:新中国成立之初,基于现实的需要和历史的经验教训,主张发展教育、师资先行,特别是高师教育最为重要,故而在各大行政区各设立一所师范大学,这与近代教育先贤苦苦推行的"高师教育分区制"暗合,同时还提出地方上也应建立师范教育机关。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计划,在"院系调整"中,不仅撤销了大学教育学院,还撤销了部分普通大学,着力改建师范学院。经此改革,高师教育也结束了此前动荡的前五十年史,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旧有观念和认识的消退,绝非朝夕之事,社会舆论包括学界仍旧怀疑是否需要独立的高师教育,教育部对此持开放态度,让双方相互辩论,结果真理越辩越明——中国需要独立的高师教育,由此获得了稳定的后五十年史,直到新世纪前夕教育体制改革,变更了师资培养的方式。立国之初的改革,可谓承前启后之功。

关 键 词:共和国初年  高师教育分区制  师范大学  普通大学  教育学院  院系调整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