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以保护地役权实现国家公园多层面空间统一管控
引用本文:何思源,苏杨,王大伟.以保护地役权实现国家公园多层面空间统一管控[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4):61-69.
作者姓名:何思源  苏杨  王大伟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管理世界杂志社,北京 10002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 100037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科研启动项目“基于保护地役权的国家公园社区参与保护的机制构建”
摘    要:国家公园从本质上是一种新的国土空间管理形式,但在中国要实现其管理目标面临“人、地”约束。为此,可以从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态系统3个层面,分别识别国家公园的生态边界、生产边界与管理边界。保护地役权仅限制影响具体保护目标实现的集体土地的利用方式,而避免影响其他收益行为,这一“非占有性”特征使其契合多层面管理模式,因此有望克服“人、地”约束,实现国家公园以生态完整性保护为目标兼顾社区发展的土地利用空间统一管控。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利用空间分析技术,以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保护对象,以维持群落动态与正向演替为保护目标,分析包括以茶树种植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区的空间差异化保护需求与管理方式。分析发现不同地形与生物因素下,茶山需要差异化管理:基于社会—生态系统层面空间管控的保护地役权制度,能够解决社区土地权属复杂与生计的自然依赖性强等问题,可以打破模式化的功能区划在空间上表现出的完整边界,从而更精准地匹配社区行为与保护需求,统筹协调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实现空间统一管控并进而实现管理目标。

关 键 词:国家公园  保护地役权  空间识别  保护需求  "保护兼容性"

Realization of Multi faceted Spatial Control of National Park Through Conservation Easement
HE Siyuan,et al.Realization of Multi faceted Spatial Control of National Park Through Conservation Easement[J].Journal of Hoha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2020,22(4):61-69.
Authors:HE Siyuan  
Institution: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