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 |
作者姓名: | 吴鹏 |
| |
作者单位: |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 深圳培训调研中心,广东 深圳,518055 |
| |
摘 要: | 苏联模式的基本框架,仍然具有制度伦理价值,也即苏联式社会主义的错误在于教条式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原则并将这些原则当作现实制度摹本。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公有制的失误是搞早了、搞快了、搞多了;计划经济的失误是政府管得太宽、统得太死;按劳分配的失误是忽视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历史合理性,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压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失误是高估了国人的政治自觉,权力委托和运行缺乏完善的法制规范和程序安排。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应该从中国实际出发,应该尊重中国人民的实践选择。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开始呈现出中国特色的制度特征:财产所有制模式是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导;经济管理与运行模式是市场与政府相结合,以市场为主导;社会治理模式是法治与人治相结合,以法治为主导;权力委托模式是选举与任命相结合,以选举为主导。
|
关 键 词: | 中国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